-
“要加氧,更要加电”——这句话把头疼和换电站绑在一起,李斌用身体给自家打广告。
他把吸氧的狼狈,换成ES8在日喀则路上的自拍。
高原氧气只剩六成三,车机导航正常,续航数据没掉,等于用亲身体验告诉所有人:换电站在海拔3650米的拉萨也顶得住。
他选择继续开,就是拿自己当实验,赌这条川藏线真能让用户放心踩电门。
有人盯他的眉头,有人盯屏幕上的电量条。
李斌算准了这一趟值:川藏线贯通,等于把市场直接推到318国道两端的自驾人群,成本是一次高原反应,收获却是全国直播的广告位。
用户掏钱买车,就看老板肯不肯亲自走一趟,他走了,还把吸氧管拍进镜头,诚意比发布会上的PPT更硬。
他把个人不适写成品牌故事,把换电网络写成国家基建,用身体给政策递了申请:西部补能体系可以按这个标准干。
观众看到的是敬业,老板看到的是订单。
身体打折换来的销量,你觉得值吗?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