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日喀则惊现不尊重行为,老外踢倒玛尼堆,中国女子拍摄引争议

日喀则 更新于:2025-09-07 06:23
  • Timson001
    日喀则,一名老外竟然随意踢倒藏民祈福的“玛尼堆”,旁边还有一名中国女子用手机跟随拍摄,似乎很认同这名老外的做法。

    玛尼堆不是普通的石头堆,它是藏区群众精神信仰的载体,每一块石头都可能刻有经文,承载着祈福平安、敬畏自然的心愿,是藏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神圣性的符号。

    在日喀则这样的地方,玛尼堆遍布寺庙周边、山间路口,当地百姓路过时都会绕行或添上一块石头,这份敬畏刻在几代人的生活里。不管是游客还是外来者,尊重当地文化和信仰都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,这无关身份国籍,只关乎对他人的基本尊重。

    视频流传开后,不少网友都很气愤。有人认出视频背景是日喀则某景区附近的山道,经常有藏民和游客经过。有当地网友留言,那处玛尼堆已经存在十几年,是附近村民和朝圣者一点点垒起来的,“看到石头被踢得满地都是,真的心疼”。

   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旁边拍摄的中国女子,她不仅没制止,反而笑着拍摄,完全没意识到这种行为对当地文化的冒犯。要知道,作为中国人,更应该清楚各民族文化都值得尊重,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信仰,容不得半点轻慢。

    这种行为已经触碰了文化尊重的底线。根据《旅游法》规定,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,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、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。

    这名老外的行为,不仅违背公序良俗,若造成玛尼堆严重损坏,还可能涉及违法。

    而拍摄者的默许甚至认同,更反映出少数人对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的漠视——他们或许觉得这只是“好玩”,却没明白玛尼堆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,就像有人随意破坏寺庙的供品、踩踏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一样,本质上都是对他人信仰的不尊重。

    近些年,随着藏区旅游的发展,类似的争议偶有发生。

    有人为了拍照攀爬经幡柱,有人随意翻动转经筒,还有人对着朝圣者指指点点。这些行为之所以引发不满,就是因为当事人把自己的“猎奇心理”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。

    真正的旅游不是走马观花地“打卡”,更不是以冒犯他人信仰为乐,而是带着敬畏心去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。

    当地政府和景区其实早就通过设置提示牌、安排讲解员等方式普及文化常识,可总有少数人视而不见。

   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社会文明的体现。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玛尼堆、转经、唐卡这些文化符号,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情感。

    老外踢倒玛尼堆,暴露的是文化认知的缺失;中国女子的默许,则提醒我们,对本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,需要每个人都放在心上。

    无论是游客还是生活在当地的人,都该明白,不冒犯他人的信仰,不破坏文化符号,是做人的基本修养,也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。

   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,信仰更值得被尊重。
    这起事件不仅是对涉事者的警示,也提醒所有人,在接触不同文化时,多一份了解,少一份轻慢;多一份敬畏,少一份任性。

    唯有如此,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之间才能真正做到相互理解、和谐共处。

  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